经典常谈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30所属栏目: 国纪民意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城乡关系问题,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他们以19世纪德、法、英等国城乡发展状况为主要依据,分析城乡分离与对立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并指出未来城乡关系的发展必将以融合为历史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渐消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道:“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

  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推进经济飞速发展。一方面城市资本集聚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工业发展与乡村脱离,城乡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呈现对立趋势。城乡分离与对立带来难以克服的消极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看到,农民涌入城市,使得人口拥挤、房屋密集、垃圾遍布、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道,城乡对立产生分工后的结果不仅造成了工人的畸形发展,还导致了“劳动活动本身的畸形发展,这种劳动活动局限于单调地机械地终身重复同一的动作”。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指出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首次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同样也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才能排除。”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将城乡融合同生态环境联系起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论证了城乡对立引发的生态问题将阻碍工业文明的进步。

  走向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终趋势,但这一趋势的完全实现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无法实现的。”只有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进而影响未来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城乡才可实现全面的融合。

  其次,工农业要有机结合。《共产党宣言》指出:“在最先进的国家里采取的方法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渐消灭。”恩格斯还认为,农业和工业的从事者没有阶级之分,工业应尽可能地平均分布在全国各地。

  再次,保护生态环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兼顾城乡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长期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旦遭到破坏,短期将难以修复甚至不可逆。在处理城乡关系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有效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合理规划城市用地,保护乡村耕地。

  最后,重视科技和教育的作用。恩格斯强调:“社会成员中受过教育的人会比愚昧无知的没有文化的人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掌握如何运用专业技术投入到生产中,使人们从单一行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熟悉其他领域的生产状况,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对当代中国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把握和处理城乡关系。一方面,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另一方面,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顺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大趋势。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增强城乡间要素合理有序的双向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充分激发农民主观能动性,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走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之路。(何兵兵)